2)第二百一十六章 老子化胡和浮屠经_恒行诸天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散场。

  不过若是能保证把道理先讲赢了再打,陆恒还是愿意以德服人的。

  “杀神秀自无不可,”陆恒对慧空淡淡地道,“不过要看你们付出什么代价了。”

  慧空和同伴对视一眼,向陆恒传音道:“《浮屠经》景卢手抄孤本!”

  陆恒面色一变,眼睛顿时眯了起来,道:“此话当真?”

  虽然陆恒只是一个伪道士,但《浮屠经》的大名,他在后世就多有耳闻。

  汉哀帝元寿元年,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《浮屠经》,自此佛门正式传入华夏,此事史称“伊存授经”,而《浮屠经》,就是佛门传入华夏的第一本汉译佛经。

  此经书早已亡佚,其原本早就不知所踪,但不少书籍保留了它的若干片断内容,只是这些内容互相矛盾,互有歧义,根本无法考证真假。

  有传言称此经书是毁于两晋之乱,但道门的说法是此经为佛门自己销毁。

  之所以道门会有这样的说法,这涉及到一段佛道两门的公案。

  也正是由于这段公案,导致自华夏有佛以来,佛道两门一千多年来一直争斗不休,两门各施手段,互相诋毁,直到元代,才因全真掌门张志敬为首的道门中人与密宗佛教的辩经中败北,导致道门大量典籍被焚毁,道门从此一蹶不振,直到后世也再没有真正兴起过。

  这段公案简单来说,就四个字——老子化胡!

  意为老子西出函谷关,转生为释迦牟尼,他从母腹刚出来,就走了八步路,并且一手指天,一手指地,口中说道:“天上天下,唯我独尊。”从此,化为佛陀,教化胡人。

  西晋惠帝时,当时的天师道祭酒王浮因每次和佛门的帛远和尚辩经都几乎失败,于是他就作了《老子化胡经》一卷,成为道教优于佛教的依据之一,显示出道教地位于佛教之上。

  《老子化胡经》的出世,一直被佛门认为是莫大的耻辱,每次佛道相争,这本经书都会被佛门拿出来轮一遍,而且每一次只要涉及到《老子化胡经》的争辩,道门必输。

  道门自然十分不甘心,于是开始力证老子化胡是真实存在的,不但把《老子化胡经》陆续增广改编为10卷,还作出了《老子开天经》、《老子八十一化》等经书,来完善这个理论。

  然而并没有什么作用,在老子化胡一说上,佛门各种花式吊打道门。

  道理其实很简单,因为老子化胡这件事本来就是假的,这点道门中人也大多心里清楚。《化胡经》里说,老子转世为释迦牟尼,仅仅这句话,就说明了这件事根本不可能存在。

  因为转世轮回一说,根本就是佛门特产,早期道门中的经义,根本这方面的记载,就连地府黄泉一说,都是佛道在争斗中互相融合的产物。

  可是就算是知道老子化胡是假的,道门依然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8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