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二百二十九章 辩经?抬杠?_恒行诸天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

  可是和六祖慧能辩经,这事儿想想都不可思议。陆恒就算再自视甚高,也有些心里没底。

  不过这倒让陆恒的思维有些发散,后世说起禅宗辩论思维,都说其诡论大于哲思。比如那个“痛了就会放下”所衍生的青年问禅师系列段子,就是对这种诡辩思维的吐槽和鄙视。

  佛门辩经,受到天竺因明学说很大影响,最擅长做诡辩,这乃是不争事实。

  因明学是一门佛教逻辑学,是用来诠解哲学思想的形式方法。但是,佛门的因明学不同于常见的逻辑推理,甚至和日常逻辑是对立的。

  人们日常逻辑是把复杂的外部世界用抽象定义概括化,而佛门的逻辑是要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。

  就比如佛门把“眼耳鼻舌身意”称为“六根”,这其实就是人的感官。

  但是,佛门对此的解释是非常复杂的,“眼耳鼻舌身意”可解释为“六情”、“内六处”,、“六根界”、“六境”、“六识”等等。并且这个概念一直延伸,形成了一个无比巨大的概念系统。

  而佛门的这些庞大的、纵横交错的概念体系,无疑给和尚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轻易转换概念的途径,辩论起来闪展腾挪,让对手找不到攻击的目标和重点,这也是佛门辩经屡战屡胜的最重要原因。

  比如,佛门和儒门之争中,有高僧说:佛门是太阳,儒门是蜡炬,太阳比蜡炬高明,所以佛门比儒门高明。

  儒门如果问,凭什么我们是蜡炬?

  很好,佛门会从儒学典籍中找出几百上千处类似师者灯也之类的言论,然后问你,你们前代圣贤的话是错的吗?

  这就是佛门的诡辩思维,起码在如今这个时代,它是很先进的。

  不能说佛门辩经全是诡辩,但十之七八总是没错的。

  想到这里,陆恒突然觉得自己也不是毫无胜算,所谓辩经,说白了不就是抬杠吗?

  而且真辩不过了,不是还能掀桌子吗?

  陆恒最擅长干这个……

  友谊第一,比赛第二。

  佛道两门双方选手在陆恒和慧能、圆测的带领下,先是彼此见礼,以示尊重,各自介绍一番后,辩经大会正式开场。

  由于皇帝之前的偏袒言论,使得佛门和尚们的发挥多多少少收到了一些影响,并未表现出很强的攻击性,在辩论之中,多有顾忌。

  道门罕见地在佛门面前撑了下来。

  但这个现状也没能维持多久。

  佛门虽顾忌皇室尊严,可也绝不是只会忍气吞声挨打之辈。你皇帝说道先佛后,好啊,我们承认道先佛后,那我们按照这个道理来辩,看看你的道先在哪儿了?

  率先发难的是少林方丈,这老和尚似乎和李淳风有什么矛盾,之前就一直和李淳风辩驳,只是收着实力,没敢太过发挥。

  可没想到一不留神之下,他竟被李淳风问了个哑口无言。

  这还了得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8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