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53章 李谦的想法(求推荐票!)_我的导演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发行,那就难说了。”

  郭凡奇道,“《大白鲨》不就是小成本恐怖片吗?”

  “没错,就规模而言却是是小成本恐怖片。”

  李谦点点头,话音一转,“不过这部电影具备商业大片的潜力,按小成本恐怖片的发行规模,顶了天也就是二十来个胶片拷贝,宣传更不用指望了。”

  国内目前的电影市场现状就是,发行公司掌握电影的命脉。

  对于不同规格的电影,发行规模不同。

  像《满城尽带黄金甲》这样的具备大导演、大明星、高成本的大制作。

  当初张韦平强势垄断了市场,霸占了大部分排片,整个贺岁档好地段的电影院黄金时间只能看《黄金》,让光羡发行的《伤城》都没了排片。

  为此,张韦平为《满城尽带黄金甲》准备了1200个拷贝,其中胶片拷贝就有800个。

  一个胶片拷贝8000块,光拷贝费用就花了640万,更别说其他的宣发成本了。

  好处就是,《满城尽带黄金甲》完成了市场垄断,轰下创纪录的2.91亿票房。

  04年同样是张一谋拍的《十面埋伏》,虽然发行规模同样不小,但是当时张韦平膨胀的厉害。

  他要求院线超过5个以上的胶片拷贝,都必须保证每个拷贝至少50万票房。

  而《十面埋伏》投放了400个胶片拷贝,按一个胶片拷贝必须保证50万票房来算的话,就是两亿保底的票房了。

  张韦平也是被《英雄》的成功冲昏了头脑,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嚣张了,他比正府还牛。

  正府最多就是包场,至少不会要求院线一个拷贝至少要多少票房。

  这一举动引起全国院线的抗议,甚至有院线提出抵制《十面埋伏》。

  最终,《十面埋伏》只拿到1.5亿票房,远低于早两年上映的《英雄》。

  去年为《满城尽带黄金甲》投入800个胶片拷贝,也是张韦平要找回场子,整整1200个拷贝铺满全国,直接霸占了整个市场。

  大片有大片的发行规模,小成本电影自然也一样。

  去年上映的《疯狂的石头》一开始胶片拷贝只有30个,这还是中影投资300万的片子,尚且如此。

  李谦要是拍一部300万成本的片子,发行规模绝不对比这大,毕竟韩三坪据说挺看重宁昊。

  没有胶片拷贝,一切都是徒劳。

  国内的数字影院有是有,但都是些小地方,或者地段不好的电影院。

  就算《疯狂的石头》口碑好,上座率高,拷贝也是很几个几个地慢慢加,最后才加到100个。

  等上映半个多月,盗版都出来了,拷贝多了也没用了。

  300万成本的片子,100个胶片拷贝已经是天花板了,也就是说《大白鲨》顶了天也就是一样的待遇。

  哪怕当初答应华阳那位副总的邀请,华阳传媒一开始最多也就是二三十个拷贝的发行规模,上座率高点,口碑好点,拷贝也只会是几个几个地加,最终不会超过100个拷贝。

  自己没有足够的实力,发行公司就不会重视,等到口碑好了,想重视的时候盗版又出来了,也晚了。

  而且没有实力,宣发方面别人坑起你来也不会有顾忌。

  最后成了为发行公司打工。

  李谦把自己的想法和郭凡说了下,又道,“只要《大白鲨》达到我预期的成绩,下一部院线电影,我起码能争取到初期100个胶片拷贝的发行规模,口碑和上座率好的话,五天内争取再铺50个拷贝,10天内达到200以上的拷贝,这样票房才能有期待。”

  “《127小时》这部电影简单,老郭你现在完全可以拍,成本也低,到时候我有了一定的话语权,也能争取到更多的拷贝,以及保证在宣发费用方面不会被坑太多。”

  “所以,我们完全可以直接上院线。”

  见郭凡还有些犹豫,李谦沉声道,“你还记得当初华阳传媒那个小经理吗,做人不要畏畏缩缩的,有能力就大胆去干,要不然别人都不会拿正眼瞧你。”

  “我掏钱的都不担心,老郭别畏手畏脚的!”

  (求推荐票!)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8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