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53章 朝堂各派齐心协力_晚清神捕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形伟岸,他也是同治皇帝老师,品序上已经和李鸿藻一样,大清共设有六位大学士头衔,为位及文臣尊称,需要按部就班一步步升上去,翁同龢比李鸿藻荣誉头衔低一级。

  大清三日小朝会格局,如今就有他们几人组成,有时还会加入其它朝廷重臣,但这几位属于雷打不动要员。

  见礼过后,这些人都由同治皇帝赐坐,几名太监搬來瓷登恭请二位王爷和四位一品大员入座。

  如今同治皇帝载淳即将亲政,他提拔两位老师,辅佐他亲政,也情理之中,朝堂格局也为之一变,清流派一下子朝堂占据主导地位,一股暗流朝堂上涌动,大清爱国志士都盼望和八国联军一较高低那一天,早点到來,重收回各地租界,想做事,就是和俄国人打仗,把海参崴等失地重收复。

  此时大清帝国对于洋人态度,卑躬屈膝,极献媚,和大多数西方国家关系和睦,洋人不仅买枪买炮买军舰给大清国,甚至组织洋枪队,替大清帝国消灭太平天国以及东捻,两路造反派已经被消灭殆。

  但大清帝国为担心国家就是北方邻居“北极熊”俄国,因为俄国有吞并大清帝国野心,趁着疆动乱,占据伊犁地区。

  其次是法国,两国安南已经打过一仗,刘永福率领一支“中和团黑旗军”河内近郊击毙法军统帅安邺,逼迫法军退出北圻地区,所以刘永福被安南国王封为三宣副提督,所部黑旗军也北圻合法化,成了不归安南调遣边防军,如今常驻安南北圻地区,刘永福黑旗军已有三千人规模。

  而英国突然变成大清友谊之邦,国家大事,还会向着大清国,政治利益面前,沒有永远敌人,李鸿章和上任英国公使威妥玛刚签订完成一笔军舰交易,两艘铁皮军舰合约刚完成。

  但是李鸿藻和翁同龢入主上书房,清流派爱国热血冲动又有了市场,恭亲王奕訢此时抛出李国楼陈条,正是抛砖引玉,狠狠打压清流派气焰,因为李国楼陈条里,有一条就是说大清不能轻言开战,谁敢陈述和“八国联军”开打,就让他们上前线去,若是不敢去前线,就回老家养老,别光说空话。

  几名皇亲国戚和一品大臣手里都拿着李国楼陈条副本,正养心殿上打嘴仗,翁同龢慷慨激昂请求皇上,让他去练兵,而文祥另一边讥笑翁同龢五十岁人,只会演武场挥挥令旗,练出來兵,也是假把式,不懂兵人,不要误人子弟。

  李鸿藻沒有去听翁同龢和文祥打嘴仗,而是看着手里陈条,心里感觉奇怪,一个科进士,还沒有正式迈入朝堂,为何要朝会上谈论李国楼陈条呢,李国楼陈条已经总理府衙门讨论过,十一条内容,朝堂上重臣早已知道,当时恭亲王并沒有支持李国楼主张,而是狠狠痛批了其中好几条主张,连陈条旁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8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