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48章 对李国楼宠爱有加_晚清神捕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不得罪人,能够与朝堂上的各方势力和睦相处,各方各派争先与李国楼‘交’好。上一次做钦差出巡,连馆驿也不住,情愿住在朋友家里,不愿破费朝廷的银两。

  两人一致赞同要赐予他荣华富贵,还要替他兰州之行牵肠挂肚,把运送军用物资的护送使,偷偷提拔至钦差大臣的地位,还要照顾到李国楼面子,有些事先安排好,给李国楼一份惊喜。这个男人值得她们付出,有良心、有能力、有才华、还有雄心壮志的“面首”,直到今日慈禧太后才发现第一个,看人有眼光的慈安太后率先出手,说明李国楼比恭亲王更为出‘色’。

  城‘门’口百官接驾,跪地相迎,礼乐响起,繁文缛节自不用提。作为掌旗官李国楼端坐在白马上,不苟言笑的看着百官,有些相识的文武官员,还对他猥亵的‘奸’笑“,”。李国楼立刻还以瞪眼,不懂规矩的人,都要被灭口,不想死在他手里,就要跪在他脚下,俯首称臣。

  李鸿藻行至李国楼马前,仰头道:“国楼,今日属你最威武,果然是英雄出探‘花’呀。”

  不管李鸿藻内心多么肮脏、下流,含义多么隐晦。这可是恩师,天底下只有一个正宗师父,李国楼哪敢不敬,毕恭毕敬在马上面欠身,拱手道:“多谢李大人夸奖,下官铭记于心,懂规矩知礼仪,明天冬至了,下官定会拜会师母,以尽弟子的孝道。”

  “那老夫就不叨扰探‘花’郎了。”李鸿藻踱着方步离开,让李国楼风光就是他这个老师的光荣,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为了他一生的清名,翰林院编修的史书要亲力亲为的写好,特别是李国楼曾经做过万寿山工程督办之职,就不要写,省得后人遐想连篇。

  这几句话属于上台面的话,旁边的官员都捋须点头,想到看望恩师,探‘花’郎还是有职业‘操’守。

  “嗯,探‘花’郎真像赵子龙,大清有子龙保驾,一统万万年呀。”听惯戏文的多罗贝勒载澄,以高亢嘹亮的声音叫嚷,好让所有人听见他的话。他就是当阳桥喝退百万曹军的张飞、张翼德,同治皇帝身边的桃园兄弟,大清的未来就是他们执掌权柄,今日李国楼出风头,下次喝酒庆功就看他唱一段空城计,也好让文武百官见识他的文采风流。

  “下官职责所在,不能多言,改日再聊。”李国楼依然端坐不动,只用一只手稳稳的握住旗杆,让黄龙大旗迎风招展,大气磅礴的看向远方。这是一‘门’真功夫,做不得一丝假,力气和技巧完美体现,他可以大言不惭的说,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人赛过他的,就凭这一点,他就值得两个宫太后的垂青。腹诽他的文武百官,有本事也来试试看。

  “看,那一个掌旗的人,就是探‘花’郎,力气好大啊!”

  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8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