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569章 上书房火药味正浓_晚清神捕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左右逢源,和气生财,无论是贪官还是清官,李国楼身边都觉得是自己人。并不是说李国楼是面糊,没有自己立场,他也有固执时候,但他能听进别人主张,合作中前进,让别人觉得没有被孤立,没走上不破不立极端路线,让人觉得放心,所以李国楼差事越来越多,别人喜欢和李国楼共事。

  就像他提出保卫东三省计划,那些满人贵族无不欢喜雀跃,私有土地换工业企业股份,这么好工业改革计划,天底下唯有李国楼想得出来。满清贵族恨不得李国楼大搞圈地运动,现那些满人贵族都走恭亲王门路,想把东三省祖宗留下冻土地卖给国家。

  这个计划一出台,引起世人哗然,从李国楼这个计划可以借鉴一种模式,完全可以解决几千年困扰中国根本问题,既“土地兼并问题”。

  既让贵族阶级跟上工业革命步伐,又让土地变成国有资财,集体农庄模式试点,如雨后春笋般大清出现。虽说只是一小步,很多督抚已经着手实施这种模式改制,让无业流民成为农庄一员,消化掉一部分社会**因素,让百姓看到希望,也让那些流民断绝了霸占无主土地想法。

  土地兼并对国家有害无益,极大损害广大百姓利益,国家出台政策抑制土地兼并问题,先搞一些试点,大清原本就是督抚负责制,各地闻风而动,都搞土地改革。

  这一切行动,都是由李国楼一份计划书引起,至于效果如何?至少没产生地主阶级强烈不满,没人觉得李国楼背叛了贵族阶层。大清正以和平方式解决土地问题,让世人看见大清改制稳步向前。

  几句寒暄之后,宫门打开,庆亲王奕劻、醇亲王奕譞从官轿里走出,李鸿藻、翁同龢、李国楼,走两位亲王身后,五人鱼贯而入。今天是小朝会,只有上书房大臣进宫。

  此时启明星还挂天际,时间大约是五点半,同治皇帝每天四点多起床,不能睡懒觉,从小都是这样,这对人身体健康不好,但这是满人规矩,同治皇帝习惯成自然,精神抖擞走石阶路上。自鸣钟响一下,正好五点半,同治皇帝跨入上书房。

  五位上书房大臣,只有李国楼要三跪九叩,李国楼流涎挂脸上,动情流泪,哽咽得不能自制。

  “皇上,奴才回来了。”

  “哈哈!李国楼平身吧!来呀!每人赏一碗马奶汁。”同治皇帝瞅着李国楼,心情不错。

  庆亲王奕劻差事轻松,慢悠悠喝着马奶汁,笑盈盈瞅着李国楼,京师四大公子之一包泉中抢了李国楼小老婆,早已传遍大街小巷,成为民间说书人桥段。庆亲王戏谑偷笑,脑海里哪有国家大事,整天就是混日子。

  庆亲王颇为无奈,他想干一番事业,多收一些贿赂,可手里没多大实权,朝堂上被恭亲王压制,就想看到恭亲王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8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