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596章 化肥厂项目论证_晚清神捕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此时李鸿章正处于权力巅峰,恭亲王把李鸿章当做接班人培养,同治皇帝也给予李鸿章绝对信任。洋务运动各地如火如荼展开,每一个国家重点工业项目,都离不开李鸿章审批,可以说大清发展轨迹是沿着李鸿章制定策略进行中。好与坏都有傅相李鸿章承担,其间洋务派自己干架,各地督抚时有和李鸿章产生矛盾,其中以左宗棠、张之洞和李鸿章之间关系闹得僵。凡事不论对与错,皇权总是力挺李鸿章。当然以后实际效果來讲,大都是李鸿章对,搞工业基础建设,李鸿章有很强前瞻性。

  李鸿章亲自主持重工业项目,大多数看得到实际效果,至于产生效益,辄呈四六开局面,四成需要国家不断输送银子,还未扭亏为盈。六成能为国家带來创收,转瞬之间,满清权贵蜂至踏來,进入产业项目,同类型企业各地兴建起來。

  中年期李鸿章精力旺盛,工作效率奇高。早上九点整就直隶总督衙门召开建设化肥厂研讨会,开始给首下官员洗脑子。李国楼折子已被书办抄袭了若干份,每一个座官员个手持一份,要官员理解《大清建设化肥厂迫切性》这篇折子非同一般,关系到大清兴衰。

  李国楼详细阐述了中心思想,开始第一轮舌战群儒,如果这里也驳不倒这些官员,那站朝堂上,岂不是被人骂成祸国殃民糊涂虫。生事物总会被人攻讦,隐患还会被人无限放大,被人贬得一无是处。所以一堂研讨会各种刁钻问題,都要李国楼來解答。给同治皇帝看折子,只需阐明中心思想,几个主要内容,阐述清晰就完事了。真放下面开研讨会,那是一个内容,会延伸出无数繁文枝节。

  建设化肥厂研讨会就这么开了一天会议,内部统一了初步认识,划出一块实验区,先天津地区试行化肥施田,而且是大面积实施,这样才会有真实可比性,产量等数据可以和过去比较。

  李国楼带着一份满足感,离开直隶总督衙门,劳累一天一夜,终于和直隶地区官员达成共识,这份成就感不是外人能体验到。旧事物蘀,会让人产生颇多疑虑。大清是农耕社会,农业是国家经济主体,农业若是搞不好,搞拍脑袋项目,那是会让千家万户家破产,卖田卖崽,甚至会官逼民反。所以别看一项化肥厂项目,也是有重大风险项目,对这批官员來说,搞不好就要摘乌纱帽,甚至流配边疆。

  所以大清改制并不是一帆风顺,朝臣分三派,洋务派是风险极大一派,虽然干实事,但一路落马洋务派官员多。俗话说,“多干多错,少干少错,不干不错!”一点也沒错。鱼龙混杂洋务派里面,好心办坏事不提,混入洋务派里面,雁过拔毛贪官是前仆后继。带领这批乌龟王八蛋一起走向繁荣昌盛,那领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8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