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682章 排家崖死局_晚清神捕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刘明灯沒料到战事如此顺利,清军势如破竹,一战就攻克盔甲集,伤亡不足百人,这最大的功臣罗世戴,理所当然成为他的座上宾,原本想灭掉卑东族的想法,也随之烟消云散。

  刘明灯给李国楼发电报,把最新的战果向指挥部报告,等待李国楼的回复,刘明灯对于攻克排家崖不抱希望,要用数千条生命才能攻克这道天险,这还是理论上的可行性,台湾兵源稀缺,建武军消耗不起如此大的损耗,在原有的军事部署中,建武军就不打算攻打排家崖,但也不是沒有办法对付日军。

  排家崖有地理环境优势,日军固守于此,看似堵住了清军前进的道路,但路是人走出來的,清军可以伐木开路,绕过日军驻守的排家崖。

  台湾少数民族为了不让清军进入他们的领地,保住他们的领地,很少修路,就算有路,也是羊肠小道,还把道路遮蔽,崇山峻岭更是不知路在何方。

  但清军为了开疆辟土,一面打仗,一面修路,只有道路畅通,军队的补给线方有保障,建武军在抵达排家崖之后,一面开挖工事,一面砍树、伐木,在山间开辟新的山路,看架势是要与日军打一场持久战,要把日军困死在排家崖。

  官兵挑着一筐筐泥土,搬运石块、木料,沿着日军的防线,在二里之内,修建阵地,敌我双方都在拼命的修建工事,可以看见山麓上的日军也在挖土,这是打仗的先决条件,日军已经把排家崖建成一座军事堡垒。

  山脚下都是忙碌的人群,四周插满军旗,数百名七八岁的小孩坐在一边,手里拿着锤子,叮叮当当敲击着石块,把大的石块制成巴掌大小的模样,这石块就是用來铺路的。

  上千名包着头巾的妇女挑担,來來回回忙碌,整个排家崖沿线,就像一个巨大的兵营。

  打仗就是打后勤,刘明灯大手笔,动员了上万民夫,把四周的少数民族都招揽过來,要困死排家崖的二千日军。

  这是清军最善于使用的一种战术,名曰:锁城。

  清军围攻太平天国的首都,天京(南京),就是运用这套战术。

  只要这条防线修建完毕,日军同样冲不出去,想要突破清军的防线,日军要用人命來填,日军若是不能突破这条防线,就得不到补给,只有消耗库存,总有一天要吃人肉,直到全部饿死。

  刘明灯对于这种战术甚是喜爱,这次进攻时机把握恰到好处,日军沒能收获秋粮,就算日军抢掠了一些粮食,存粮也不会多,等到來年开春,日军就要忍饥挨饿,到时排家崖的二千日军,就是二千具挺尸。

  罗世戴已被同治皇帝册封为卑东族“土司”,成为世人皆知的民族英雄,大清的邸报上,把罗世戴描绘得完美无暇,卑东人民迎來新一**解放。

  自从罗世戴归顺大清之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8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