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702章 清军工兵的神龛_晚清神捕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。若不是清军占据优势兵力,有番兵可以消耗,早就被日军打败了。

  在大西北作战,回人是一个彪悍的民族,而且有统一的信仰。回军面临险境,就没有玉石俱焚的决心。回军作战不利,就会选择投降,而且是头领带领全族一起投降。

  布道者“阿訇”的嘴皮子会有另一种说辞,来为自己投降开脱。

  可日军很少投降,固守死地依然非常顽强,新路坡打了二十多天,主峰的阵地依然插着太阳旗。

  李国楼不能跑到半山腰去查看阵地,那太危险了。除非战况危机,战火已经燃烧至眉毛底下。

  李国楼对于老军务傅先楚没什么不满,让他带兵打新路坡,也只能如此,火炮和拼刺刀一起上。总不能让成千上万的人猛冲,人海战术也要有个度。这是一场意志品质的考验,清军占据人心优势,持久战必胜。故此,李国楼退而求其次,带领一众军官,去看工兵挖的地道。

  工兵作业需要老兵教习,新兵才会领悟。军官同样需要学会各种技能,才能在战场上发挥优势。

  通常工兵是由矿工组成,清军喜欢招募挖煤的矿工做工兵。所以工兵带有许多矿工的习俗,挖地道有许多讲究,工兵除了信奉关帝,心目中还有一尊更重要的神。

  硕大的洞口就供奉着“窑神爷”,在供台上设有窑神爷的牌位。

  李国楼进入洞口,就向窑神爷参拜,上香、磕头,嘴里念念有词:“窑神爷保佑大清,期望第一响,就让敌人灰飞烟灭。李国楼在此发誓,以后在新路坡山顶,给窑神爷建一座寺庙。”

  但见一尊一尺高的檀香木制成的窑神爷,受众人膜拜。军官和工兵,无比虔诚的磕头、上香。

  供台旁边挂有一副楹联,上书:

  上窑好多事,下井尽平安。

  原来窑神爷的尊荣是一只硕大的老鼠,富态可掬,惟妙惟肖。窑神爷底盘还雕琢有一串谷穗、高粱穗、玉米棒子、黄豆荚,老鼠像前方摆有三碟贡品,有花生、酥油、米饭。

  这是清军工兵的保护神“窑神爷”,工兵进出地洞,都会在洞口参拜窑神爷。

  工兵的祖师爷是矿工出身,矿工在井底下与老鼠为伍,老鼠以吃朽木为生,矿工不会伤害老鼠。

  矿井里有老鼠对于矿工来讲,是一件好事,说明井底下的坑道人可以走动。若是老鼠背着小老鼠逃窜,那么井底下就有危险,坑道里泄露有毒气体,矿工立即会撤出矿井,老鼠在矿工眼里是有预知能力的“神”,衍生至后来,老鼠就演变成了“窑神爷”。

  清军中的工兵相信窑神爷,每次挖地道,都要祭拜窑神爷。地上撒的粮食,就是用来供奉觅食的老鼠。

  李国楼只是在洞口驻足一会儿,没有深入地洞,但他让手下的军官,轮流钻地洞,这是最直接的经验,学堂里学不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8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