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77章 九天之上_大明小学生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站在宝座下,用流利清晰的河南话念着一本奏章。

  注:江西人是礼部侍郎、兼掌翰林院事、御前讲经备顾问、江宁冯知县的老朋友夏言夏师傅。

  又注:大明的河南话是中州官话,又叫河洛雅音,就是秦德威跟美人大晚上学的那个官话。

  没办法,此时天下以中原为正音,其他什么北京官话、南京官话、江淮官话其实都是自称的。

  只听夏师傅用一口倍儿地道的河南话念道:“两县不过清查钱业以厚利债息虐民之事,间或县库可得一二存银,于官于民堪为两利

  不料南都察院、南户部、应天府衙竟皆有官员轮番而出,仗其势要,灭官民之伦常,悍然袒护钱业,如狼似虎欺凌下县,全然不以亲民官员体面为意!

  臣等官卑职小,在南都告求无门!无奈泣血乞请天恩圣裁,陛下若不为臣等做主,臣等只能回家卖红薯矣!”

  “噗哧!”听到这里,喜怒难测功夫还没修练到家的天子忍不住笑出声来。

  夏师傅也就暂时停住了,等待天子缓过这口气。

  皇帝可能不清楚,但夏师傅很明白,踏马的这本奏章也不知道找谁代笔的,遣词造句写的跟民间状子似的,是不是冯恩身边那个师爷写的?

  不过这次这位师爷出的主意也真不错

  天子笑完后,又补了一句:“南都真出人才。”

  于是夏师傅又懂了,看来这奏章对天子口味了,而且他也很明白原因。

  因为天子内心深处,就是希望看到大臣们卑躬屈膝摇尾乞怜的样子,最起码也得有个柔媚事君的态度。

  所以这种小百姓向青天大老爷苦苦哀告请求做主的口吻,其实也没毛病.甚至也成功的引起了天子的兴趣。

  当然这本奏章之所以能这样郑重的出现在天子面前,并不是因为写法特别,而是因为这是两个京县的联名奏章。

  如果只是一个知县上奏说事,也就是日常奏章,在官僚体制里走流程就行了。

  但两个京县知县联名,那绝对就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,很有点象征意义了。

  南京城只有两个县,所以两个知县就可以视同为南京城的全部知县,囊括南京城全部地界,那意义当然不一般。

  所以这份奏章简而言之,就是大明南京所有知县联名上奏,向天子控诉被上官衙门集体霸凌。

  要是一个知县,敢这么不懂上下尊卑的造反,没准就直接申斥或者罢免了。但要是“京城所有知县”,那就算是天子也得多掂量几下。

  而且这奏章的叙事角度也很有意思,听在天子耳朵里,事情就是两个县想从民间刮点钱,结果一大帮子上官联手阻止——可能是收了好处?

  换句话说,就是本来可以收进官府的银子,结果落到了这群南京官员的腰包里?

  更别说旁边还有夏师傅负责解说,就算天子没想到这里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8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